close

 


孟子(網絡圖片)

“浩然之氣”可以說是孟子大丈夫氣概形成的基礎。在這樣一段話中,孟子直接提出了何為大丈夫:“居天下之廣居,立天下之正位,行天下之大道。得志,與民由之;不得志,獨行其道。富貴不能淫,貧賤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此之謂大丈夫。”這也是孟子一生的最好概括。接下來談談孟子所言,能夠揭顯大丈夫氣概的四大表現。

自信

他說:“人人有貴於己者。”即每個人自己身上都有值得尊貴的東西,不要把自己看低了。他還借用顏淵的話說:“舜,何人也?予,何人也?有為者亦若是。”

即我只要努力去做,也可以成為堯舜一樣的人。這種自信還表現在他遊說諸侯時。他說:“說大人,則藐之,勿視其巍巍然。”他還借用成覵的話說:“彼(指齊景公),丈夫也;我,丈夫也;吾何畏彼哉?”“我”所做的一切都是符合君子的道德準則的,即使“你”權勢再大,“我”有什麼好自卑的呢?

以天下為己任

孟子是一個富有使命感的人。他說:“窮則獨善其身,達則兼濟天下。”處身於戰國亂世,他希望用自己的一套仁政理想輔佐諸侯統一天下。當他遊說齊王不成,不甘心迅速離開齊國,每一刻都希望齊王能回心轉意,任用他,以做到以齊國為基礎,安定天下百姓的抱負。

但他終未被任用。雖然不能在政治上有一番作為,但他仍以天下為己任,他想要“正人心,息邪說,距詖行,放淫辭,以承三聖”,即他仍要把他的思想學說宣佈於天下,以此來影響並匡正世風世俗。

為理想而堅持奮鬥

他說:“我四十不動心。”即不會因困難挫折而動搖自己的意志。終孟子一生,他為自己的政治理想做出了堅持不懈的努力。他多次遊說魏惠王、齊宣王,雖然一次次碰壁,但他始終不渝地堅持自己的理想。

他為自己的理想去做官,絕不是為了求取富貴,因此他謝絕了齊王給他的俸祿;在齊王不能任用他的情況下,他不收齊王的贈金。即使貧困也消磨不掉他堅忍不拔的意志。

剛直

當齊王任孟子為卿,但不能用他的政治主張,孟子就“退而有去志”。孟子認為,你任用我就應運用我的政治主張,若是我的主張不能推行,你雖給我官做,我也不會感激你。

當齊王問孟子“貴戚之卿”的職責時,孟子答道:“君有大過則諫,反覆之而不聽,則易位(即換個國君)。”齊王聽后變了臉色,但是孟子絲毫不畏懼。孟子認為,本應如此。

另一個例子是,眾官員到公行子家弔喪,人人都給齊王的寵臣右師王驩說話,孟子卻沒有如此。右師很不高興,但孟子表示,自己這樣做是符合禮的。

arrow
arrow

    人生若只如初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